资料图为游客在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的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参观。 何蓬磊 摄
据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田长忠介绍,田园综合体建成投运后,资金、人才、科技投入农业迎来黄金期。项目区100%的农户参与股权化改革,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大幅提升,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85%;智慧农业项目占全县的80%;电商数量和业务量均居全县第一,农产品商品化率达70%,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全县第一,农民人均收入居全县第一,形成了高效、优质、安全、环保的农业体系。
“春闻橘香夏赏荷,秋收彩稻冬采橘……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已成为热门打卡地。”田长忠介绍说,田园综合体休闲旅游人气集聚作用明显。去年以来,重庆多所高校以及中小学校将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累计接待学生8000余人次;2022年,累计接待各级考察团队200余起,接待社会游客70余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以柑橘为重点的特色产业是忠县最大特色亮点。数据显示,忠县柑橘产业面积36万余亩,产量39万吨,实现综合产值40亿元以上,并建成“中国柑橘城”和国家级柑橘交易中心。
“目前,忠县基本建成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正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区域协同发展示范片,以独珠江村等48个美丽乡村建设为全域示范和具体抓手,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田长忠说。(完)
外籍友人“入乡随俗” 与西安民众共迎元宵佳节****** 中新网西安2月2日电 (杨英琦)元宵节前夕,兔年春节的年味仍在持续。2月2日,“丝路欢歌”——中外友人喜迎元宵节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安举办,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三十多位外籍人士欢聚一堂,与中国民众一起体验传统民俗。 参加本次活动的外籍人士来自各行各业,无论是演员、商人、视频博主还是在校教师,均已在西安生活多年。谈及包饺子、剪纸、吃元宵、贴春联等传统民俗,他们皆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并表现出浓厚的探索欲。 当日活动举办地为西安一家印度文化交流餐厅。该餐厅内除了印度风格的装潢外,福字、灯笼、中国结等红色系的中国特色风装饰随处可见。在其室内准备的民俗体验活动中,包饺子、剪纸体验备受欢迎。 图为活动现场的剪纸作品展示区。 杨英琦 摄“今天我包了7个饺子,如果不是时间原因,我还可以包得更多。”来自美国的大卫称自己非常热爱这座“碳水之都”,尤其是饺子、油泼面等面食。“今年春节,西安人山人海。我也入乡随俗过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年’,与朋友相聚、互送新年祝福。” 来自埃及的艾小英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学院,除了节庆的热闹氛围,蕴含丰富文化含义的春联是她对中国春节印象最深的元素,“今年是我在西安过的第六个春节,也是年味最浓的一年。” 活动现场,歌手任敬献唱《千古长安》《幸福丝路》等歌曲。“千年古都,常来长安。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此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展示西安的文化与民俗。”她认为,与外国友人相聚西安共迎元宵佳节、分享中国文化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现年61岁的西安剪纸非遗传人惠延林常年致力于推广剪纸艺术。在这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她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春节传统民俗的文化意义,并展示出精美的剪纸作品。来宾和孩童们围绕在惠延林身边了解、学习剪纸艺术,饶有兴致。 本次活动在中外友人的掌声与欢笑中落幕。当日不少来宾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国民俗,促中外文化交流互通。(完)
|